- 首页
- 耽美同人
- 祁怎么读
祁怎么读
痞徒
936万字
7287人读过
连载
第310章 第二位驸马
最新章节:
第493章 王阳出龙谷
(2022-06-25)
更新时间:2022-06-25 03:20:07
空杺
前世作为一名打工人,朱见济很多东西都是靠着做文科生时期死记硬背来的,真实的行动水平可能连网络键客都比不上。但朱见济有身份加成,有丰富的理论,更有一个伟大的意识——人民很重要。要让百姓站在自己这一边。他们帮谁,谁就会赢。“开工!”管事的人一声大喊,工地上的人都动了起来。扛水泥的扛水泥,铺路的铺路。在提前分好任务的前提下,被征调过来的民夫很快就把一截路面给粗粗铺就。“这泥巴糊上去有什么用?我看还不如我家里修房子夯土来的痛快!”“你哔哔赖赖干嘛?这是朝廷下的令,他要咱们怎么干,咱们听话就是了!反正给你发粮食吃!”回话那人趁着劳动的空档,抬手摸了下鼓鼓囊囊的衣兜,里面正塞着几个肉馅的包子,他没舍得吃,打算拿回家给老娘孩子尝尝。这年头,吃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但常识归常识,当辛苦一天的工人被喊过去开饭,见识到碗里的肉块后,傻眼了。他们本以为最开始发的肉包子,是为了给人安心才出的大手笔,之后顶多吃个素的,谁知道早上一肉,晚上还有一肉?只是猪肉换成了鸡肉罢了。“这是农庄自己养出来的鸡!养的太多,里头的人都吃不完,拿出来给你们宰了!”也有农庄里头的青壮加入了这次修路活动,此时正捧着饭碗,对着那些不敢下筷子的同伴暗戳戳的凡尔赛着。“太子心善,真是个好人!”民夫捧着碗给朱见济发了张卡,然后狠狠嘬了口炖烂的肉,“这鸡肉真肥!”“那必须的,听说太子特意差人翻了老多古书,找出来了养地龙的法子,现在皇庄的鸡都是天天吃肉的!”朱见济是个很注重民生的统治者。他天天吃撑肚子,自然也想手底下的人能吃好一点。而且他在建立皇庄之初,就发下宏愿,起码让人能每天吃上鸡蛋。所以在种田暂时结束后,就为他们建立起了养鸡场——本来是想养猪的,谁知道朱见济在稍稍了解了下此时的猪种后,无奈的宣布放弃。因为在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前,后世常见的大白猪并不存在于华夏大地上。中国本土猪种是比白猪出肉率更低,养殖成本更高的黑猪。这显然不是农庄模式推广后,正常老百姓可以随便养起来的。于是权衡利弊,朱见济最终还是走上了石亨的老路,去养鸡了。母鸡会下蛋,而鸡蛋对于底层百姓而言,是最容易获得的高品质营养品了。而且朱见济前世除了赶潮流背过“母猪养殖手册”外,还看了些“做鸡要注意的几点”的书籍,其中便有养蚯蚓当饲料的法子。每天吃肉的母鸡成长下蛋都很快,农庄里的人也能在朱见济有意缩减补贴的情况下,时常开荤了。等六七月份收割了田地,计算一下亩产情况,基本就能让农庄人口自给自足。只能说,农庄能在半年内有如此巨大的变化,除了东宫那边努力发挥钞能力外,知识这股神秘力量也发挥了不少作用。“真好,不知道我这边什么时候能过上你们的舒服日子。”周大福真心的向往着。他们家人多,平均下来生活质量也差。除了他作为老大勉强娶了媳妇,他弟弟六福、万福都还打着光棍,要不是之前有个整风运动抓了不少流氓和会所菩萨,周家的两个小老弟差点就忍不住摸去红灯区了。他妈因为生的多,早早就死了,爹前些年被骑马驰骋的贵人撞断了腿,得靠儿子孝顺才能活。所以周大福这个如父长兄,压力非常大。他趁着农闲,有时候会去周边地方做货郎卖点老婆做的小玩意儿,也算是亲眼见证皇庄建立的。现在的周大福只恨自己老家离得远,当初没被皇帝划到圈圈里去享受太子给予的福报。“会的,我听管庄的公公说,太子以后会把农庄建的到处都是……”是吗?真令人期待呢?周大福啃着鸡肉,舔干净了碗里最后一滴汤汁。两三天后,水泥路修的初见成效。民夫们起初还在怀疑这软塌塌的灰泥巴怎么凝固呢,也担心真的跟黄泥一样,干了就脆成渣渣。结果没想到,只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有了形状,随后有人大胆的上去踩了几脚,只觉得结实平坦。寻常的道路,被人马来往的多了,就容易被压力破坏表面,但这条新的小路却一副“很能抗压”的样子。水泥这种神奇的东西终于让人意识到它有多方便。周大福他们也啧啧称奇。照这样的进度,他们收工的时候指不定还能赶上抢收麦子呢!朱见济听说了工程进度,也很高兴。只是他还没高兴多久,就有个坏消息到来——湖广衡州府来奏:去冬至今春,雨雪连绵,兼以疫疠,本府所属一州八县,百姓死一万八千余人,冻死牛三万六千余支。京师要员为此震怒!“孤记得,之前令人去南方诸府赈灾,除了以工代赈安抚民生外,还让他们谨防大灾之后有大疫之事吧?”内阁中,朱见济坐在高凳上面,脸色有些严厉。景泰帝听说了这样的大事,也一改此前放羊摸鱼的态度,跟着儿子一块来到内阁,询问大臣。父子俩此时都用一张冷脸对着诸位阁臣。高谷自然要为自己辩解。“当初臣等的确依太子所言,遣民工赈,并且将东宫所引发的赈灾防疫之册,通晓其余受灾之地,严令其莫要一事平一事起!”“返程之前,臣也曾与王竑一同巡查诸府,见得地方灾情稍稍平定,方才述职京城。”“那衡州府是什么情况?”朱见济愤怒的捏住了腰带上的玉饰,差点把它给扣下来。他明明在高谷他们南下前说的很清楚,需要注意那些方面,高谷也表示他与王竑尽心尽力的监督了事务,平息骚乱以后才返程。可结果呢?冻饿而死一万多人啊!这不是因为中央没有作为,而是因为地方上有人欺上瞒下,还敢轻易的搪塞朝廷!景泰帝在这时候开口,语气没有朱见济那边急切,但也透出了压力。“朕自然是信重高王二位卿家的,可正如太子所说,他没问题,你没问题,那谁有问题?”“定是地方官此前见赈灾有所效果,便轻松懈怠,以至酿成今日之祸!”高谷说的非常果断,“还请陛下再派大臣前去调查,驱除疫鬼,以安百姓。”“若是陛下与太子有心于臣,老臣自当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高谷也心惊于衡州府上报的灾情,知道自己几个月前才去那边巡视后,结果还出了这档子事,着实难辞其咎,便像江渊那样免冠跪地,自请去衡州府解决这个大难题。景泰帝把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学士搀起来,让他别太激动。初春已经劳累过了,这次的衡州府还是有传感病的地方,以高谷的年纪,免疫系统肯定顶不住。景泰帝舍不得失去这样一位老臣。他看了眼儿子,又环顾阁臣,“湖广之事,谁去处理?”“可以让轩輗去处理。”王文推荐道。“轩輗此时就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,为人刚正有气节,行动起来也比京师去湖广方便。”衡州府大疫伤民之重,实在容不得继续拖延浪费时间了。秉持就近原则,先让附近能镇得住场子又能抽身去湖广的大员去,的确是个好选择。
李太二
“沂王来了?”朱见济抱着地球仪看了半天,才被朱见濡的招呼打断。他很热情的招呼堂兄过来。不过朱见濡并不敢回以同样的热情。之前主动出声提醒皇帝自己到了,那是他以为这次见面跟以前一样,属于“亲戚”间的偶尔交流,朱见济也多次强调,既然是“亲戚”,就没必要多有束缚。毕竟宣宗皇帝的子孙就他们几个。可现在听朱见济直接称呼他的王号,朱见濡心里就响起了警钟,知道不能失礼了。“不知陛下召臣前来,有何吩咐?”被朱见济招呼着坐下,朱见濡小心问道。他现在不是光棍了,有了老婆孩子,必须要小心一些。以前犯了事儿,顶多砍了他跟他妈,现在要是拖累了贞儿跟孩子,朱见濡想想都心疼。朱见济端起杯茶抿了抿,然后告诉他,“找你过来,是想商量一下日后就藩的事情。”朱见濡听完更警惕了。自打万贞儿有孕,他妈就经常念叨这事。难道是隔墙有耳,被皇帝得知后心生不满了?“不知道沂王日后想去哪里就藩?”放下手里的茶杯,朱见济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喝奶一点。不只是因为习惯了奶味,还有现在多喝点,有利于他以后长高。当皇帝可没太多时间去打篮球做运动的。朱见濡当即拱手回答,“此事但听陛下之令,臣不敢有丝毫僭越!”藩王自己选就藩地点?朱见濡觉得他亲弟在也许会傻了吧唧的开口应下,但他自个儿可不会中招!正常人谁会嫌弃活得久?朱见济莞尔,“别紧张嘛,朕这次是真心跟你商量的。”难道以前都是试探自己吗?朱见濡心里更毛了。“来,跟朕看看这地球仪。”朱见济带着他堂哥走两步来到大球跟前,把那巨大的大明版图转到二人眼前。“沂王看这天下如何?”“自然是陛下的掌中之物。”……完了,堂哥被自己的脑补吓傻了。朱见济哽了一下,心想人一旦当了爹,果然就会成熟很多。于是他干脆直接跟人说了,“实不相瞒,朕当年在梦中随太宗周游天下,就曾感慨天下之大,我大明只有一隅之地,实在不甘。”只有一隅吗?朱见濡偷瞄了一下地球仪上的大明版图,觉得皇帝有点谦虚了。不过既然朱见济如此说了,他当然不会反驳。“亏我大明从古至今便自称中国神州,天朝上国,却连一块大洲的一半都无法占据,其他地方,不是蛮荒便是由夷人所占据,不受教化,何其令人惋惜!”朱见济继续说道。“所以朕意图效仿周天子分封诸侯,让我大明的亲王去其他地方开疆兴业,以传文明!”“不知沂王意下如何?”朱见濡听到这里,惊讶的抬起了头,暂时忘记了心里的忌讳,跟朱见济对视了一眼。一眼过去,他又迅速的低下头,额上冒汗,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……哪里能再分给藩王呢?”“陛下有意为大明拓土,若是蛮荒之地可在其设立郡县,迁移民众;若是不臣之国,可以先征讨之,再行威服。”真的怕皇帝起了疑心。朱见济板起脸严肃说道,“可是那样,治理扩张的速度就太慢了!”“朕与沂王是兄弟,也不隐瞒于你。”“依照朕的意思,以后大明本土,都得归朝廷来管,不会再有什么国中之国,羁縻之地……此前的藩王也会越来越受限制!”“海外辽阔,朕有心传大明天威于四方。但一来本土已然要花费不少心思,腾不出那么多精力,二来终究隔了一片大海,来回行程有问题,更无法安心将一块飞地交给外人治理!”让外人去那么远的地方任职,很容易就养出割据势力了。“蛮夷不通文化,好地方给他们也是浪费,不如给我中国子民为安家之所在。”朱见濡只能叩首,“陛下既然有如此雄心壮志,臣也不敢再推脱……一切皆由陛下做主,臣遵命便是!”“那好,”朱见济把人扶起来,指着吕宋岛的位置告诉对方,“朕已经让人在这里安置人口了,开发荒地,若是一切顺利,三年之后,此地便要成我中国的模样……”“巩珍!”朱见济把在旁边站着的航海家叫过来,让他为沂王介绍吕宋岛的情况。当听到吕宋岛距离大明海程只需要十来天就可以顺利到达,而且这几年里本土会持续的向其移民支援——虽然被分封到那里后,建设起来也难免会有难处困苦,但比起西周诸侯的筚路难缕,花上百年时间才能开拓出足够基业的情况,是好很多的。起码大明作为宗主国,能够为藩王们提供足够的支持。吕宋岛地处热带,一旦开发起来,还能成为大明的海上粮仓和军事基地,为航行于大海之上的大明船舰提供援助。不过让朱见濡苦恼的一点,就是朱见济后面又告诉他,在就藩之前的开发费用,由朝廷承担,以后就藩了也不能像安南和朝鲜一样,名为附属,实则各自独立。朱家亲王的藩国都得跟着本土来,对外交流也必须将大明旗号放置在前。就藩之后,朝廷再为其提供帮助,就得算成“借款”。作为补偿,朱见濡需要辅助朝廷在吕宋岛上进行开矿事业,所得的矿石要抵押给本土,等到债款还清,双方才能在贸易上进行平等互利的交流。这就意味着,等他以后就藩,第一时间不是享受到的作为国主的权力,而是要背上一大堆债务。这比在国内当猪一样的亲王可难多了,遇到个混吃等死的王爷过来被朱见济这样安排,估计当场撒泼打滚,死活不肯去那海外蛮夷之地受苦。就海外那荒凉程度,估计还不如在大明当富家翁有福气呢!但朱见濡好歹是原历史上的一代英主,最后还是咬牙同意了朱见济的话。再苦再累,也没原历史上他那位亲爹让人心累。朱见濡骨子里还是有追求权力的欲望的。以后万贞儿生下了他们的孩子,朱见濡也希望能给儿子缔造更好的环境。他努力在吕宋岛上搞建设,加上大明的援助,二十年内应该能混出别样风采。到时候交给儿子一个开发完善的实权藩国,比起让儿子在国内承爵继续当猪,一个不小心就能被官员弹劾,被皇帝赐死的结果好多了。“那三年之后,沂王就做好准备吧。”朱见济满意的结束了这场谈话,“以后要有惯例,藩王年满二十后就出京就藩……荣王那边也是一样。”三年以后,朱见濡就满二十了。而朱见济比起堂哥,也就小了不到一年,差不多的年纪。“臣遵旨!”朱见濡接旨。出宫回到王府后,作为一个极度依赖老婆的人,他当然是先找到万贞儿,跟对方说了这件事。毕竟已成定局了,他们需要为以后做好规划。“能去海外掌一国权柄也是好的,起码比这里自在多了。”万贞儿慵懒的躺在卧榻之上,爱抚着微微显怀的肚子。她把朱见濡从小伺候到大,对小丈夫的生活情况很了解。可以说,朱见濡从幼年起,基本就没有享受过自由,不然也不会苦苦从自己这边寻找安全感。如果可以,万贞儿也希望对方能肆意一点。朱见濡凑过去也跟她隔着肚皮摸孩子,“那现在贞儿就好好养胎,以后生个大胖儿子,就能享福了!”“可母亲那边呢?”朱见濡不在意的撇嘴,“母亲只想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,对我去哪里就藩反倒没什么……再者她不满意,也挡不住陛下的意思。”“木已成舟,咱们划过去就好了。”
《祁怎么读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书文看书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《祁怎么读》最新章节。